返回列表
分享
新闻
NEWS
01.18

【春天的号角•代表谈司法】黄郭勇:争当改革尖兵,把深国仲江门中心建成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和华侨华人权益保障的重要平台

 

【编者按】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于1月16日上午在广州胜利闭幕。江门市委副秘书长、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主任、江门仲裁委员会主任黄郭勇,江门市公证协会会长、江门五邑公证处主任郝炼,广东凌志律师事务所主任张杰同志作为江门法治领域涌现的优秀代表,当选省十四届人大代表,他们在2023年省“两会”上履职尽责,建言献策。

为全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播好侨都法治“好声音”,唱响“法治侨都”主旋律,近期江门市司法局推出【春天的号角•代表谈司法】系列专题报道,敬请垂注。本期推出第二篇专访——《黄郭勇:争当改革尖兵,把深国仲江门中心建成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和华侨华人权益保障的重要平台》。

 

图片

黄郭勇

国际仲裁被誉为高端法律服务业皇冠上的“明珠”,深圳国际仲裁院是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国际仲裁机构,国际公信力和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江门是著名的“中国侨都”,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承东启西”的重要节点城市,具有对外开放的传统和高质量发展的潜力。为打造“中国侨都”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江门市携手深圳国际仲裁院,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共建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深圳和江门把共同建设深国仲江门中心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部署要求、做好新时代“侨”文章的重要举措。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持续深化深江国际仲裁合作意义重大。迈上新征程,如何进一步深化深江国际仲裁合作?怎样发挥深国仲江门中心巨大潜力,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和华侨华人权益保障?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专访了江门市委副秘书长、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主任、江门仲裁委员会主任黄郭勇。

图片

 

心怀“国之大者”

图片

携手共建深国仲江门中心

 

作为经济特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深圳国际仲裁院在业界久负盛名,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深圳国际仲裁院的基本情况?

深圳国际仲裁院,又名华南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由广东省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和深圳市政府创设于198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各省市设立的第一家仲裁机构,也是粤港澳地区第一家仲裁机构,是中国改革开放、经济特区建设、内地与港澳合作的产物。

1984年深国仲开创聘请境外仲裁员的先河,1989年深国仲开创中国仲裁裁决按照《纽约公约》在境外获得承认和执行的先例,2012年深国仲开创法定机构管理模式和以国际化理事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机制。2021年按照中央文件要求同时加挂“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名称,深化与港澳合作,建设面向全球的国际仲裁中心。截至目前,当事人覆盖137个国家和地区,仲裁员覆盖114个国家和地区。

在新发展格局下,深国仲正按照中央文件要求,联动港澳、服务内地,建设面向全球的国际商事仲裁中心。

图片

江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作出“1+6+3”工作安排,深入推进“侨都赋能”工程,要求设立国际仲裁合作平台,为海内外华侨华人提供高效便捷国际化的仲裁服务,深国仲江门中心是怎么从一张蓝图变为现实的?

江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深江国际仲裁合作, 2021年5月,江门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晓晖就带队到访深国仲商讨共建事宜。2021年12月27日,江门市委书记陈岸明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提出,深化深圳江门仲裁合作,设立国际仲裁合作平台,为海内外华侨华人提供高效便捷国际化的仲裁服务。2022年1月5日,双方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建设过程中,深国仲江门中心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深圳、江门两市领导,省司法厅等省直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和指导。特别是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汇报,高度肯定建设成果,为我们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打造中心给予坚强有力的支持指导。2022年12月6日,陈岸明书记、吴晓晖市长和深圳国际仲裁院刘晓春院长共同到深国仲江门中心调研,共同开启高水平、高起点建设深国仲江门中心的新篇章。

下一步,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推进“港澳融合”“侨都赋能”工程,高质量建设深国仲江门中心,服务江门经济腾飞和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升侨都维护华侨华人合法权益功能,为华侨华人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国际仲裁服务。

图片

众所周知,深江国际仲裁合作是中国仲裁机构改革的创新与尝试,在国内尚无先例可循,共建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问题?

按照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8〕76号),要求“鼓励仲裁委员会之间开展良性竞争与合作,条件成熟的可以在自愿基础上进行联合,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建立区域性仲裁工作平台,共享资源,推动仲裁区域化发展”。《关于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的若干意见》已提出共享资源、推动仲裁区域化发展的方向性意见,但是具体操作方式还是尚待探索的“无人区”。在这方面,江门市和深圳市领导都展现出了可贵的探索精神和改革担当,协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共建深国仲江门中心将为我国仲裁区域化发展探索新路、先行示范,依托深圳国际仲裁院的全球影响力和国际公信力,支持带动江门仲裁发展,构建大湾区新型区域仲裁合作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广东经验和深江方案。

在硬件建设方面,面临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挑战,短短数个月时间内,江门市司法局、江海区委区政府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撸起袖子加油干。江门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芶晓彤多次深入施工一线靠前指挥,强化督导检查,锚准目标,笃定方向,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压茬推进各项工作,高水平完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体现江门侨都文化特色仲裁中心硬件建设。

图片

 

对标最优最好

图片

持续深化深江国际仲裁合作

 

深国仲江门中心运作模式是怎么样的?

作为深圳国际仲裁院的异地分支机构,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受江门市政府的委托,管理改制后新的江门仲裁委员会。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江门仲裁委员会)将实现“一体化”运作。第三届江门仲裁委员会汇聚了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张亮,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郭雳,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陈威华、金杜研究院院长欧阳振远、中国(香港)法律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白涛等十五位境内外专家,共同推动侨都仲裁事业发展。

深国仲江门中心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如何?

2022年12月29日,第三届江门仲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江门仲裁发展思路(2023-2025)》。计划通过实施“三年筑基”“侨都品牌”“东西联动”“产业保障”等四方面举措,推动体制机制、专业人才、信息系统和公信力等全面提升,初步将江门打造成为珠江口西岸重要的商事争议解决枢纽节点。

第一,聚焦“三年筑基”,推动机构走上正轨。立足基础,着眼长远,建立、完善与非营利法人性质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操守规范、业务精湛的仲裁专业人才队伍。建立先进的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案件管理系统。完善仲裁庭审环境设施,为当事人提供经济、便捷、高效的仲裁服务。

第二,凸显“侨都品牌”,服务全球华侨华人。与国家、省、市侨务部门密切联动,积极“请进来”“走出去”,与海外华人华侨商会、协会建立合作关系,探索“华侨调解+江门仲裁”模式,初步构建“侨都仲裁”品牌特色。

第三,加强“东西联动”,服务区域融合发展。聚焦珠江口东西岸产业融合发展举办“深江国际仲裁”系列研讨会,重点走访联络服务深圳、江门两地企业。加强与珠江西岸和粤西城市律协、律所以及商协会的交流。

第四,深耕“产业保障”,服务江门重点产业。根据江门市“科技引领、工业振兴、园区再造”的总体部署,积极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制造业、服务江门重点产业,举行企业、园区走访联动活动。

图片

 

聚集商事主体

图片

积极助力侨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深圳国际仲裁院会选择在江门设立中心?江门的区位优势体现在哪里?

深国仲江门中心是我们在境内设立的第一家异地分支机构,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江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深江国际仲裁合作,陈岸明书记在省委依法治省办工作时就非常关注深圳国际仲裁院的发展,吴晓晖市长还曾是深圳国际仲裁院推动设立的中国华南企业法律论坛的副主席,对这家中国首屈一指的仲裁机构,可以说是非常了解,高度肯定。当江门市委市政府表达合作意愿后,得到了晓春院长等院领导的热情回应,双方一拍即合,对于如何以仲裁协同创新服务国家大战略有高度共识。

第二,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被省委赋予“打造成为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的重要使命。眼下,深江铁路、黄茅海跨海通道等项目建设迅速推进,珠江口东西两岸加速融合,江门“承东启西”的独特区位优势和发展价值愈发凸显。

第三,江门530多万五邑籍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145个国家和地区,是海外华侨华人观察广东乃至中国的重要窗口。

第四,江门是底蕴深厚的广东老牌工业城市,经济活力充足,商业经贸活跃,市场主体总量10年来增长超240%;去年1-11月,江门市对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额达353.6亿元,去年前三季度GDP增速居全省第二。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商事主体对公平、公正、高效、专业解决商事纠纷的需求越来越大。无论是江门企业“走出去”贸易,还是外地企业“引进来”投资,都需要一流的商事仲裁作保障。

深国仲江门中心目前已经正式运营了,目前运营的情况如何?你对它的未来有什么美好的展望?

2023年1月4日,我们已经受理了深江合作后的第一宗仲裁案件,江门仲裁也收取了改制后的第一笔经营服务性收费,机构正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

下一步,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三届二次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两会”精神要求,以构建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目标,扎实走进企业、深入园区、宣传仲裁,取信于企。我坚信深江两座城市优势互补、机制互通、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一定能实现“1+1>2”的叠加效应。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不久的将来,深国仲江门中心一定会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一颗璀璨的“明珠”和“中国侨都”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来源:江门市司法局

撰稿:杨潇锋

编辑:刘清怡

校对:冯树杰

审批:胡振宇

 

RELATED NEWS 相关新闻